民政为民 民政爱民
兰州市社会福利院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发布日期:2025-02-21 信息来源:兰州市社会福利院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6201004380404372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4   )年度

 

 

 

    单 位 名 称

     

                 

               

                   

             

          

             

                   兰州市社会福利院

 

    法定代表人

                             

                         

                          

                              满国茂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单位

     法人证书》

     登载事项

       单位名称

兰州市社会福利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供收养服务,弘扬救助精神。孤儿与弃婴收养。家庭无力照管残疾儿童、老人收养。“三无”老人收养。老人自愿有偿收养。相关社会服务。


             

兰州市七里河区八里窑45号

      法定代表人

满国茂

        开办资金

33541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兰州市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2393

                  

                    31806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60

   对《条例》和

   实施细则有关

   变更登记规定

   的执行情况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一、严格执行章程。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在市民政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社会兜底保障作用,积极巩固过往成果,不断开拓创新,全面提升为老服务水平和质量,顺利完成全年预定工作目标。二、按照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绕年初制定的总目标,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精研生活护理,提高照护质量。一是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水平。鼓励工作人员通过在职教育,职称或职业资格考试提升专业素养。截至目前,全院共有高级护理员16人,中级护理员92人,初级护理员5人,持证率达91%。护理员严格按照护理流程、规范和标准开展日常工作,推动养老护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二是解决特困服务对象证照问题。安排专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解决28人的落户问题。同时整理特困人员档案311份,分批新办、到期更新特困服务对象残疾证188份,为符合条件的6名服务对象申请高龄补贴,切实把服务对象“急难愁盼”的各类事项放在心坎儿上。三是稳步提升日常护理工作。日常照料方面,悉心协助服务对象完成洗漱、更衣、进食等生活照护,保障其个人卫生和基本生活需求。根据服务对象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确保每个服务对象都能得到贴心地照顾。专业素养提升方面,实施严格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养老护理员开展内部培训,外请专家培训1次,组织应急疏散演练1次,并进行为期2周的护理安全防范风险培训,全面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今年共有3名护理员获得本年度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优秀奖,其中省级1人,市级2人。(二)精研医疗康复,促进医养协同。一是加强健康监测与疾病治疗。定期评估服务对象健康情况,重点关注100余名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对其病情进行跟踪记录。全年门诊量2100余人次;血压测量3600余人次、送外院住院治疗30人次、静脉输液及肌肉注射600余人次、清创消毒550余人次,全力保障服务对象身体健康。二是落实健康体检与疫苗接种。完成全院300余名服务对象及120余名聘用职工的年度健康体检,用心维护服务对象和职工身体健康。同时,积极与医疗机构对接,为符合接种条件的服务对象接种乙肝疫苗113人次,流感疫苗259人次。通过这些举措,有效预防传染病和流感,为服务对象和职工营造了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三是推行一人一档定向康复。为每位服务对象建立个人康复档案,详细记录其病情、康复进程、康复方案等信息,确保康复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年累计完成康复训练4000余人次,帮助服务对象更好地恢复身体机能。四是加强心理咨询工作。高度重视服务对象的心理健康,全年共处理心理个案16个,开展心理走访248人次,心理咨询105人次。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72%的心理咨询服务对象在情绪调节和应对压力方面明显改善,66%在人际关系方面取得积极进步,为服务对象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三)精研健康饮食,推进食堂创建。一是提升食堂工作人员技能与素质。通过举办厨艺技能大赛,为食堂工作人员搭建展示厨艺风采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提升专业技能。二是增强设施设备安全操作意识。今年共开展4次食堂机械设备安全操作培训,增强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提升实际操作掌控能力,确保食堂工作安全、高效进行。三是优化膳食结构提高满意度。结合服务对象身体情况、口味偏好以及营养需求,定制个性化饮食方案,确保膳食既美味又健康。同时,积极引入新食材和烹饪方法,丰富菜品样式,提高服务对象用餐满意度。四是开展健康饮食教育。组织全民生活方式宣传月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折页,张贴宣传海报,开展健康培训等方式,向全院职工倡导合理膳食,提高服务对象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助力服务对象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四)精研文娱活动,满足精神需求。一是创新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精心组织手工制作、趣味游戏、音乐课、电脑操作和阅读分享等课程,全年有序安排服务对象参加文化课50节,美术手工课25次,音乐课15次,电影观赏活动114次,户外活动25次,切实丰富服务对象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弘扬传统中国文化。策划并实施“我们的节日”工作计划,举办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重阳节等系列活动共计8次,同时举办1次大型外出文化娱乐活动,在院内外共同营造学习传统文化、尊重传统风俗、弘扬优良传统的良好风尚。(五)精研志愿服务,弘扬公益风尚。一是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我院现有志愿者152人,全年开展志愿活动40余次,参加省市各类公益活动9次,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防非宣传、竞技叠杯等专业化服务152次,志愿服务时长14823小时,人均服务时长97.52小时。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为服务对象带来温暖与关怀。二是规范透明社会捐赠。今年进一步完善《兰州市社会福利院接受捐赠活动流程》,截至目前,共接受社会公益捐赠41次,其中爱心企业19次,爱心组织7次,爱心人士15次。所有受赠款项全部上缴财政非税账户,受赠物品均用于服务对象日常生活。每季度在院微信官方公众号平台公示社会捐赠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确保志愿爱心精神落到实处。(六)落实后勤保障,确保顺畅运行。一是科学合理安排物品采购。秉持厉行节约、保障及时的原则,全年完成200余项采购任务,涵盖品种百余种,各类物品出入库量达上万余件,在采购过程中,严格把控质量与成本,充分保障全院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物资供应。二是后勤保障工作尽职尽责。对全院医疗、餐饮及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治理,对各类杂草、观赏性树木进行清理和修剪,补种10余株葡萄藤和东西院墙的爬山虎,给药除虫12次,为院内营造了美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三是水电维保更加精细化。全年开展日常维护保养项目23项,累计各类维修500余次,其中水管安装及维修20余次,电路安装及维修80余次,灯类维修90余次。对各部位的线路、开关、电灯进行定期检查,基本做到随报随修,确保水电设施的正常运行,为全院工作和生活提供有力保障。(七)精研安全生产,保障管控到位。一是严格执行检查制度。根据民政部、省市党委政府及省厅、市局关于安全工作的要求,严格执行日巡查、周排查、月检查制度,针对重大事故隐患安排专项排查整治,建立安全整改台账,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即知即改,确保隐患排查与问题整改同步推进。二是强化安全会议与培训工作。全年召开安全工作会议16次,举办消防知识讲座5次,分析安全工作形势,部署安全防范工作,强化安全制度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三是开展安全培训与演练活动。邀请消防专业机构人员对干部职工和服务对象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实操演练,组织开展重大事故警示教育和“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全年开展各类安全培训演练4次,安全外出培训4次,安全撤离演练3次,防火检查12次,全面提升我院安全生产工作水平。四是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定期对食堂进行卫生检查,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全年召开食品安全例会12次,组织安全培训学习11次,填写各类食品安全记录3036份,组织开展食堂消防安全应急演练1次,有效防止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八)精研主动创稳,营造和谐环境。一是强化主动创稳行动自觉。将主动创稳行动作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常态化推进“三抓三促”行动的具体实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建设和维护稳定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主动创稳的重要意义,推动院内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二是落实主动创稳工作方面。按照主动创稳工作(平安建设工作)要求,召开主动创稳安全工作会议,分析研究创稳问题,夯实安全基础。压实工作责任,紧盯重点人群和重要时间节点,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重大节假日前均下发安全和值班工作通知,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无吸毒人员、参与邪教人员、参与群体性事件或上访人员。三是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讨论网络热点和舆论风向,做好重要事项推进落实工作,为网络舆论引导提供组织保障。全年未发生重大信息安全隐患,将信息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我院从食材采购、菜品搭配、烹饪方式、人员管理、环境打造及宣传教育等多维度入手,最终被兰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兰州市教育局、兰州市民政局评为“兰州市营养健康食堂”荣誉称号。2、为丰富服务对象的精神文化生活,拓展康复训练形式,强化其手眼协调能力,我院积极探索将竞技叠杯与残疾人康复训练相结合,打造成为受残疾人和老年人喜爱的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荣获“第七届甘肃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四、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努力方向。(一)主要问题 一是在政治理论学习、工作措施创新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我们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二是面对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领导班子的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的缺口依然明显,尤其是养老护理与医疗康复领域的专业人员短缺问题较为突出。现有领导班子中缺乏有专业技术背景的班子成员,因此对养老护理、医疗康复等专业方面的工作指导和规划不够,而专业人才的短缺也极大地限制了服务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对于这些问题,我院高度重视,将认真研究并制定针对性地改进措施,努力补齐短板,推动我院各项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二)下一步努力方向1、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继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以党纪学习教育为指引,深化党建工作,进一步结合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全体干部职工大会等时机,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全院职工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为我院各项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2、继续加大工作创新力度。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院将结合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与上级和局党组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鼓励全院职工积极参与工作创新,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方法,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多元化需求,不断提升我院服务质量和水平。3、不断推进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培养中层中坚力量、引进外部优秀人才和加强内部培训等方式,强化院区管理,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服务团队,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我院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五、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没有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相关资质

     认可或执

     业许可证

     明文件及

     有效期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PDY00187262010311D3001)有效期限自2021年12月17日至2026年12月16日。

2.食品经营许可证(JY36201031531116)有效期限自2024年01月26日至2027年06月21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

   诉讼投诉情况

1、2024年1月被评为兰州市营养健康食堂。

2、2024年9月获得第七届甘肃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银奖。


      接受捐赠

      资助及其

      使用情况

       事业单位

     委托意见

兹委托登记管理机关公示我单位年度报告书。

法定代表人:


公章:



                      2025年2月17日  

    举办单位意见      (含保密审查

         意见)

该年度报告书情况属实,并经保密审查,可以向社会公示



公章:


                         

                          2025年2月17日

     填表人:张红霞             联系电话:15101230701            报送日期:2025年2月19日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