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为民 民政爱民
以完善关爱保护机制为抓手
守牢守好儿童生存发展底线
发布日期:2021-03-26

党的十八大以来,兰州市民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决策部署,紧扣实现幼有所育、弱有所扶目标使命,积极践行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通过精细排查、精确认定、精准保障,目前,全市保障农村留守儿童2291人,孤弃儿童445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905人;家庭贫困儿童9950人;配备儿童督导员111人,儿童主任1085人,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2月2日,永登县民政局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在全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工作推进视频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局属市儿童福利院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青少年维权岗”等荣誉称号。

一、抓好“三个关键”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抓好机制建设。2016年至今,先后提请政府印发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实施意见》,统筹26家市直部门建立了儿童工作联席会议,完善了体系机制,并构建了涵盖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的四级工作网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切实打通儿童救助保护渠道,让儿童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特殊关爱。二是抓好法规宣传。结合“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开展保障政策、《民法典》《未保法》等示范宣讲,活动开展至今,全市共宣讲1232场次2.5万余人;印制宣传展板1200余块,政策明白卡2万余份,提高了政策知晓率,儿童关爱保护声音不断得到扩大延伸。三是抓好督查指导。发挥市级联席会议部门职能作用,成立联合督导组定期深入区县,督促检查常态工作落实,及时研究解决突发或临时性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二、突出“三个重点”打造保障体系

一是突出排查摸底。结合“精准化提升年”专项行动,完善数据信息,规范档案资料,完善主动发现和强制报告制度,做到数据精准、分类精准、施策精准。二是突出审核认定。在全市推行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立即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办”和撤销收养登记、补领收养登记证、解除收养关系“告知承诺办”等便民利民举措;其中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中“简化父母失联证明”的做法得到民政部充分肯定。三是突出兜底保障。遵循“孤儿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要求定时提标,现执行孤儿生活费月标准高于甘肃省省级标准160元;每月10日前按时足额发放孤儿生活费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2020年发放孤儿生活费约870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约800万元、价格临时补贴25万元;“明天计划”“福彩圆梦”助学工程投入福彩公益金231万元,救治、资助576人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采购发放衣、食、用、防疫等物资,确保困境儿童安全温暖过冬。

三、落实“三个责任”关爱儿童成长

一是落实部门监管责任。2018-2021年连续4年共争取市级财政资金393万元,通过平台招标政府购买服务,对系统在册儿童、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从信息采集录入、儿童困境分类、综合施策现状、政策保障落实以及履职尽责等方面进行督查复核分析,开展困境儿童个案帮扶和小组活动,积极探索“第三方精准识别、专业社工无缝衔接”的兰州特殊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新模式。二是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按照“分层级、多样化、可操作、全覆盖”原则,对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进行全覆盖业务培训,确保持证上岗。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定期走访和重点核查经常;强制报告和转介帮扶等责任落实;政策法规宣传、信息动态更新和施策保障精准等工作有序。三是落实家庭主体责任。指导区县督促监护人(受委托监护人)依法履行抚养义务和监护职责,对监护人中不具备监护能力的,及时确定其他受委托监护人并签订监护确认书,避免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而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现象发生。

下一步,兰州市民政局将积极推进市级和区县级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加快市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的转型升级,加大区县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加强基层儿童工作队伍能力建设,切实把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基本生活保障好、相关权益维护好,牢牢守住儿童生存发展底线。(儿童科)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