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为民 民政爱民
予爱“童”行 伴你成长——兰州市儿童福利院“兰州好人”马红先进事迹
发布日期:2018-08-03

马红于2011年通过统一招聘进入兰州市儿童福利院,从事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工作。当她第一次看到那些各种各样残疾畸形的孩子时,心里有种莫名的滋味,害怕、怜心、痛心。当她抱起一名刚出生不久、后脑勺长了一个包且摸上去软软的身上还伴有怪味的弃婴时,她的第一反应是立即将孩子放下,但孩子的哭声触动了一颗做母亲的心,这是一个没有父母疼爱的生命啊!从那一刻起她下定决心不但要做好康复工作,更要给福利院的孩子做好妈妈。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每次回到家里三岁的女儿让她抱时,她总会告诉女儿:“别让妈妈抱,妈妈的腰会受不了的,福利院的孩子没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让妈妈多抱他们好吗?你可以让爸爸抱”。孩子很懂事,从那以后很少缠着妈妈,家人知道情况后,都大力支持,更坚定了她积极做好工作的信心。

让每个残疾孩子都能生活自理、回归社会,这是马红最大的心愿。接受康复的脑瘫孩子在刚来的时候,尖足、剪刀腿,不会坐也不会吃喝,入厕都需要人帮助,一些简单指令都听不懂。马红训练的第一个脑瘫孩子孙健就是这样的,当时她也困惑过,怀疑康复的效果,胆怯甚至不抱希望地进行康复,直到有一天孩子突然叫了声“马妈妈”,彻底让她感受到了孩子的期盼、信任、依赖,坚定了她做好康复工作的信心。就是这样,经过制定细致的康复计划,坚持进行系统训练,每天给患儿捏脊按摩、压膝整足、分髋训练,同时进行语言及认知能力的训练。由于患儿当时已经十岁,给康复带来了很大难度,每次给患儿的训练做完,她都会满头大汗,这时总有人问她:“你认为孙健能走路吗?什么时候能站起来?”面对这些疑问马红当时没有作答,她觉得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别人花一小时,她花两个小时,别人按摩十次,她按摩二十次。为了孩子在饮食及认知方面得到改善,中午马红连家也不回,和患儿在训练室一起吃午饭一起午休,脑瘫孩子每做一个动作都非常艰难,跌倒了再爬起来,每一个动作都反复教,反复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患儿可以扶助行器在三百米的操场上走一圈。


兰小丽做康复时一岁八个月,右侧肢体瘫痪,除奶粉外不吃任何食物,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反应,包括叫她的名字,当时她看到这种情形心里特别的难受,就日思夜想怎样才能使患儿最大程度的康复,她花大量的时间查阅各种资料、询问专业人士,制定了康复计划。经过她一年多的坚持不懈,患儿变得活泼可爱,右侧肢体已恢复正常,可以行走跑跳,也可听懂并执行大部分指令。

康浩清接受康复时已七岁多,当时扶站双足外翻,说话声音不能发出,饮食及大小便不能自理,她同样查阅各种资料、询问专业人士、再加上自己的经验,针对患儿制定专门的康复计划。经半年康复训练,患儿可扶站、扶行、扶栏杆上下楼梯,可自己使用餐具进食。患儿的进步对马红是最大的鼓励,也增加了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                            

有付出就有回报,来康复部的孩子把马红当妈妈一样看待,孩子们喜欢她,她也非常喜欢孩子们,甚至从心里特别愿意和孩子们在一起吃,在一起睡,在一起生活,每时每刻都为他们做康复。有一次患儿张瑞清从口袋里拿出一块蛋糕,说什么都要让她吃,马红感动的流下了眼泪。她没有愧对“妈妈”的称呼,用真心换来了孩子们的真情!

在生活中马红也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可以传递正能量的事情。她家楼下一位独居老人、儿女常年不在、老人耳朵不好,腿脚也不利落,遇到干不了的活,经常会叫她帮忙,一次下班后在市场看到老人坐在路边,好像很不舒服,马红便上前问:“您怎么啦?需不需要去医院?”老人缓慢地说:“不用,我可能是吃的不合适,休息会就好了”。马红想给老人的家人打电话,老人始终不愿意说儿女电话,坚持回家休息,就把他送回了家。等马红回家做完饭后,惦记老人的情况就下楼去看看,发现老人的情况并没有好转。她知道不能再耽误了,在联系不上老人家属的情况下,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将老人送到了医院,然后她想办法联系了其家人,等老人儿女们赶到时,马红的心总算放下了。后来老人的儿女为了感谢马红,还特意制作了锦旗上门致谢。                  

转眼间马红在福利院工作已四个年头,在工作期间曾多次获得先进个人称号。望着孩子们那一张张稚嫩的笑脸,她内心充满了慰藉,深深的感触到自己已离不开这些天真烂漫的可爱的孩子们,她将继续用行动,让患儿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得到尽可能多的关爱。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