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困难群众 解读救助政策 西固区民政局在孟家山村开展社会救助志愿服务活动 |
发布日期:2017-06-23 |
为全面做好西固区社会救助工作,切实履行民政部门职责,西固区民政局借力“治转提”,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全力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步伐,于2017年6月22日,组织志愿者深入陈坪街道孟家山村,开展了以“心系困难群众·解读救助政策”为主题的救助政策咨询和志愿服务活动。一是在孟家山村委会集中开展了以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特困供养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和咨询服务。二是走访了孟家山村低保家庭,志愿者详细了解了低保家庭生活情况。并为低保户家庭成员提供了救助政策讲解、心理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困难群众体会到了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爱。三是开展了慰问低保户和特困供养人员何永文活动,为他送去了牛奶、鸡蛋等生活用慰问品。为丰富活动内容,区民政局还组织了兰州幸福人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工组织志愿者,共同参加了此次献爱心活动。天奇医院的医护人员为村民进行体检、量血压等送医活动。另外,区民政局志愿者向村民宣传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关知识和民政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当天共发放法律宣传材料2000余份。 今年以来,西固区民政局结合“治转提”专项行动,把转变工作作风、改善服务质量、提高行政效能作为头等大事常抓不懈。把关爱困难群众工作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民政工作的重大任务,从自身职能出发,抓主抓重,逐步推进,全面完成了社会救助工作任务。一是全面完成了城乡低保和农村特困救助对象提标任务。按照省、市规定,城市低保标准提高8%,从每人每月567元提高到612元。截至6月,全区城市低保对象2305户3804人,累计计发放低保资金1111.2874万元,月人均补差455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17.21%,由每人每年不低于2986元提高到3500元。截至6月,农村低保对象1279户2471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364.9467万元。农村特困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不低于6000元提高到6420元。截至6月,全区农村特困对象57户57人,累计发放救助金18.7785万元。2017年城乡低保和农村特困救助对象提标任务已完成。二是全面落实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和大病帮扶,实施“千人救助工程”。截至目前,全区城乡医疗救助7324人次,累计发放资金161.53万元(其中,住院救助217人次,救助金额110.15万元,资助参保参合7107人,救助金额51.38万元);临时救助111户248人,累计发放资金48.938万元;大病帮扶36人,发放帮扶金额22.76万元;实施“千人救助工程”已救助501人次,发放救助金233.23万元。三是从2017年1月起,我区率先在城区7个街道开展了家庭经济状况收入核对运行试点工作,对城市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新申请对象均通过三维数字核对系统进行即时核对,保证了“对象准确、待遇公正、应保尽保、进出有序”,有效遏制了在救助对象认定过程中的不正之风。上半年共核对3066户7081人次。四是开展了“献爱心、送温暖”春节慰问活动,全区共计慰问困难群众3629人,发放慰问金307.56万元。五是完成了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一季度为全区2129名困难残疾人发放补贴64.58万元(其中,城市1211人,发放补贴37.05万元;农村918人,发放补贴27.53万元)。为1283名重度残疾人发放补贴37.43万元(其中城市882人,发放补贴25.76万元;农村401人,发放补贴11.67万元)。六是加强了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资助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参合率达到100%;七是健全工作机制。先后制定了《西固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实施方案》、《西固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和《西固区特困人员供养办法》。根据《西固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办法》,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全面展开,上半年城乡特困供养金已全部发放到位。同时,我局与甘肃乐之家养老养生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评估合同,对特困救助供养人员生活自理能力进行第三方评估。按照《甘肃省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从2017年4月起,各项救助资金已实现国库集中支付,通过代办金融机构,实现社会化发放。 |